第二百八十七章 送别会-《走进修仙》
第(1/3)页
自然科学——包括物理学、生物学在内的学科,都是面向一个自然世界的。它们所描述的世界是具体的,可以通过感官,来达到“一级近似”,然后通过技术提供的其他探测方法,感知“不可见的世界”,达成“二级近似”。
而这些面向世界的学科之中,又存在两种特殊的……文化?或者说“思维方式”?
那便是“实证”与“演绎”。
实证之道的践行者,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实际行动,来收集这个世界的回馈,通过这些被收集的信息,来思考“自然”是如何运作的。
而演绎之道的支持者,则通过逻辑规则,来演绎自然的规律。
元力上人本质上是一个演绎者。
算君也是。
在这个层面上,他们算是走了“虚”的道路。
或许是因为思路相似吧,他们在对“算学”的理解上,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元力上人在万法门内的地位,是非常高的,甚至要高过中古数家先贤。
但是,本质上,元力上人却不将算学当做是世界的本质。
对于他来说,算学是指向月亮的手指,是渡江的宝筏,而非“彼岸”本身。
算君也是如此。
尽管他是最有天赋与才情的算学家,但是算君坚定的认为,算学不是世界的根本,而是人构造出的体系。
它是人的受造物。
但以王崎为首的一部分离宗修士,却不这么认为。
王崎却是认定,算学是实有的、自有自在的实体。
当然,这两种观念,也不是说完全不可兼容。
就比如说一个实数集合好了,里面必然有一系列元素,满足一个复杂数列。
那么,这个数列,究竟是已经存在、只是被发现,还是人族创造了这个数列?
而在算学越发脱离物质世界的今日,这两种思想的矛盾也渐渐深化。
王崎始终认定,数学是客观存在的。
而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抓住了唯一不受“实在性不存”冲击的事实。
算学的存在,并不依靠物质世界的实在性。
崎联、未来仙盟、求道协议的成立,都与之有关。
在一定程度上,“算学实有”与“构造性理论”只是对“公理”选择而分裂出的不同谱系而已。
它们之间存在根本性矛盾,但也没有到“不共戴天”的程度。
连宗修士不会无视离宗的成就,离宗修士亦然。
正如王崎对毕戈慈所说的,算学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其中一边消化另一边的结果。
既然离宗——准确来说是王崎的筑基学派的观念更有利于产生立于人族存续的文化,那么就让筑基学派的观念成为入门必修好了。
若是觉得这观念不对,想要投入连宗,自然也不是不行。
至少能够学到这个程度的人,不管入门是怎么样的,后面他都一定能走上自己的道路。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