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差点儿脱口而出一句“小儿”,颇为不礼。 四皇子:“回父皇,只是同小师叔借了本书。” 昭明帝敲敲书案,立刻有随侍上前,宗玘将自己借来的书呈上,侍从小心接过,放到昭明帝面前的书案上。 “《春秋》?”昭明帝随手翻了翻,他的皇子,不会缺一本春秋,除非他想看的是书中后添上的内容。 果不其然,昭明帝在书侧空白处,看见了细细写就的读书笔记。 其中一笔字迹,一眼便能看出是他亲点的三元及第陆景堂,铁画银钩,筋骨嶙峋。 另一个笔迹虽还稍显稚嫩,但秀逸圆润,已初显风骨,笔力稍有不足,再练几年,必成大器。 再看内容,陆景堂的笔记多为点评分析,而另一笔记,多为感想与疑惑,有些点评,有些感想,看得昭明帝都眼前一亮。 两种笔记,两相对比,这本春秋便值得再细读数遍。 难怪老四要借这本书,还有那陆景堂,平时讲经,也没见他讲过这些。 不过想想也是,讲一回经匆匆而过,哪像教他幼弟,恨不得字斟句酌,一字一句拆开分析。 不说别的,单从这本书,昭明帝就能看出陆景堂有多爱重他那幼弟。 这陆家小郎君,似也资质非凡啊,说不定,又是一个三元及第。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昭明帝自己先乐了。 怎么可能呢?三年能出一个状元,可三十年,三百年也未必能出一个三元及第。 他合上书,问四皇子:“那陆小郎,为何不下场科考?” 经书已经读到《春秋》,看读书笔记,学得也十分深透,字也写得好。 往前算算,陆景堂约莫十二三岁便下场了,他这个做弟弟的,怎就没阿兄这份胆气与自信,小小年纪,得有冲劲儿才好。 五皇子默不吭声,父皇这般问,便是觉得陆家那小儿,已经足以下场。 可恶,若当初林鸿方当他的先生,他定比陆小儿学得更好! 七公主捂嘴窃笑,昭明帝疑惑:“小七,你笑什么?朕说错了?” “父皇,四皇兄那小师叔,才……” 她想说才几岁,忽然想起并不清楚陆景年具体年岁,只是看着不大,一团孩气。 她想了想,说:“比我和阿兄还小好几岁呢。” 昭明帝惊讶:“这般年幼?” 方才只看书上笔记,还以为那孩子最起码也跟老四同龄,或许有个十四五岁了。 “回父皇。”四皇子开口:“小师叔如今整八岁了。” 昭明帝:“……” 他忍不住看了四子一眼,八岁的孩子,亏你喊得出口。 他又翻了翻那本书,不由感叹:“字竟写得这般出色。” 读书跟习字不一样,有的人天赋好,随便读读也能比那些天赋差的人读得好。 习字却是天长日久,最看勤奋,再好的天赋,没有日日苦练,也难出一笔好字。 之前看景年的字,只是一般优秀,但是对比他年龄,便极为难得了。 小孩子身体未长成,力气不足,也难怪字迹稚嫩,少了几分力道。 四皇子:“父皇,师公说,小师叔自三岁拿笔,每日五张大字打底,除非病到起不了身,从未停过。” 师公还说,小师叔幼时家贫,买不起纸笔,只能用树枝在沙盘上写字,遇到写得极好的,才拿纸笔出来,再写一遍。 所以这句“师叔”,起初是看在师公和阿舅的面子上随便喊喊,如今却心甘情愿,心服口服。 第(3/3)页